小提琴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小提琴入门 >>小提琴和弦只能用控制性跳弓离弦演奏

小提琴和弦只能用控制性跳弓离弦演奏

来源:网络 上传:小提琴网 更新时间: 2025-05-08

小提琴和弦只能用控制性跳弓离弦演奏
一般情况下的规律在丰富多变的乐队作品中总会有例外,前面也曾多次谈到这一问题。谱例3—64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排练号前第6小节在贝多芬交响曲作品中常会出现以上模式的弓法。处标有sf标记的八分音符连弓用下弓拉奏,而带点的八分音符用连续两个上弓拉跳弓,这也是唯一合理的弓法。此类弓法模式同样可以运用到各种类似情况的作品中去。谱例3—65格什温《蓝色狂想曲》,排练号所有带重音的连弓都用下弓演奏。而跳跃的八分音符则根据谱面不同的情况采用按谱演奏或连续上弓演奏。这并不影响音响效果,这也是乐队作品中连弓和跳弓混合使用的一般规律。谱例3—66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排练号后第3小节连弓用下弓,跳弓全用上弓,用中弓部位演奏。谱例3—67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第38—53小节连弓用下弓,八分音符跳弓用上弓,跳弓部位都在中弓,而第50小节处因前3拍连弓,弓子已走到近弓尖部位,只能在弓尖顺着拉顿弓。谱例3—68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第二乐章,排练号前第11小节起以上片段包括了两种弓法的模式:(1)连弓前

处的四分音符跳弓都用上弓,且是离弦的跳弓,如此一来,之后的连弓用下弓演奏就会很顺手;(2)而连弓后的四分音符顿音与连弓在一弓内演奏,又可起到合理分配弓子的作用。上海交响乐团在这个片段曾用过多种弓法,但笔者认为林克昌先生来排演时所用的上述弓法最为合理。谱例3—69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排练号前第3小节用上述弓法在下半弓离弦演奏是所有乐队一致的拉法,其中有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1.段8小节原谱在力度上都是ff。但笔者认为,随着旋律在弦乐声部中的轮流演奏,,处切分音的两小节应该降低一档力度演奏,但紧张度不变。笔者曾遇到这样合理处理的指挥。[括号内的(f)是笔者所加。2.处八分音符用下弓,使后面的p能在近弓尖部位演奏。这也是根据用弓部位的需要来划的弓法。同样的节奏型,在弦上拉(on)和离弦跳(off)所采用的不同弓法,其基本规律如下:在乐队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节奏型:弦上拉奏顿断音所用弓法:离弦跳时所用弓法:谱例3—70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四乐章,排练号以上片段在弦上拉(顿弓)。谱例3—71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四乐章,排练号后第15小节此谱例是离弦控制性跳弓和连弓交叉运用的弓法模式。谱例3—72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舍赫拉查达》,第四乐章,排练号前第17小节以上是同样节奏型在弦上拉和离弦跳交替使用时的常规弓法模式。和弦只能用控制性跳弓离弦演奏。否则三个音不可能同时在弦上发声。弓法的交替使用(arch.div.)前面在第二节弓速与力度中所谈到的自由换弓也属于弓法的交替使用,只是它更多地用于同音的长音,使它保持连贯不间断。

 

小提琴入门,更多>>
     

CopyRight © 2024 小提琴网 All Rights Reserved